博客年龄:15年7个月
访问:?
文章:440篇

个人描述

構成朕哲學觀的三大理論:1.唯心主義 2.形而上學 3. 不可知論。 構成朕魔生觀的三大理論:1. 看戲要看重點 2.又當又立但不兼 3. 贏的就是對的。朕的思考模式: 1. 利益 2. 手段 3. 責任 4.意外。朕不曉得什麼叫做同情,不需要別人施捨同情,也沒那麼多廉價的同情要施捨。強者無需同情,朕只相信強者。想跟朕打交道,你得足夠強,否則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別他爸來自找心塞。

最近三篇碎碎唸

分类:史海徜徉 | 标签: 玫瑰戰爭  
2017-02-06 02:04 阅读(?)评论(0)
第一篇:

跟花花商定去買The Nivills of Middleham這本書。今年玫瑰戰爭系列專著要少買些,去年只看了5本金雀花相關的傳記,速度太慢。手上要看的書太多,必須看掉。難得如今有人研究Neville家的發家史,而魔一直對這家人很感興趣。之前市面上能找到的書不是寫Anne Neville的,就是寫她爹Richard Neville的。

關於這對父女,可以寫的幾個點:

1.Anne Neville是理查三的王后,且在位時間兩年不到。因為Tudor朝長期的抹黑宣傳,導致世人一直認為Anne Neville之死是理查三下毒的,動機是他想娶自己的姪女。

這種論點的可笑之處在於

a.Anne的確只做了兩年不到的王后,但她跟理查是十幾年的夫妻,倘或因為她不能生育而要下手,理查三早在登基前就能休妻。

b.在當初她跟理查簽訂的結婚協議上有這麼一條,關於如果婚姻被解除之後財產如何分配的問題。換句話說,理查三不是所謂的“無法擺脫髮妻,故而定要毒死她以便達到自己的目的。

c. Anne Neville去世以後,理查三為了王位繼承人的問題已經向葡萄牙公主,蘭開斯特系的後裔Joan of Lancaster發出婚約,這就足以說明理查三想要娶姪女而毒死髮妻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插一句:夫禽獸唯無禮,故妄言叔侄而聚麀。)

d. Anne Neville去世時,理查為她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且在流言出現時他就發佈過聲明,稱自己無意EOY.理查三為塔中王子生死問題的流言尚且從未公開聲明過,又有什麼理由毒死自己的良師益友且對自己恩重如山的熊保父的女兒?

2.還原真實的Anne Neville. 自17世紀開始,就逐漸有人設法為理查三正名。這種學術爭鳴一直持續到今天,理查三世會也是在此基礎上成立的。而為理查正名的手段之一就是還原歷史上的Anne Neville的本來面目。而這點隨著理查三遺骨的重現和再安葬,已經發展到一發不可收的程度。有“青梅竹馬說”,“恩愛夫妻說”,甚至有“私定終身說”“英雄救美說”“Anne橫刀奪姐姐所愛說”……這些論調的產生無外不是一個意思“通過證明Anne與Richard III夫妻感情好來證明理查三是個好男人從而否定Tudor朝以來至今沒停過的“理查三妖魔說”。這些論調多了以後,自然會影響世人對理查三以及Anne Neville本人的解讀,矯枉過正。

簡單說,魔認為他們結婚是政治利益最大化的產物,而結婚後婚姻一直處於穩定和諧的狀態,至於夫妻感情多好這個問題,歡迎去萊斯特大教堂和西敏寺問兩位當事人。

關於熊保父Richard Neville,他早年被當做英雄,後來被視作狗熊。原因是從前約克派能獲得王位繼承權幾乎可以說是仰賴他個人的能力的,之所以到了Tudor朝也沒大面積出現黑熊保父的言論(當然在Lewis的兔作死傳記中提到過裝逼朝已經出現黑熊保父的作品,作者一開始是歌頌Richard Neville的,後來裝逼王登基,他推翻了自己的觀點,重新寫了一本為了黑而黑的傳記。其原因是自願還是被迫沒提到),是因為主要矛盾對象是理查三。然而Tudor之後,因為王權的不穩定,因此逐漸世人對Richard Neville這種類似相權衝突君權的行為自然持否定態度,這也是輿論宣傳的需要。個魔覺得與克倫威爾犯上處死查理一世接著斯圖亞特王朝又復辟不無關係。

關於熊保父的認知,魔之前也寫過不少文,這邊不再重複。這次的新書從Neville家追到威廉一世時期的祖宗開始八他家的發家史。魔之前看了幾眼試讀版,認為還算不錯。這本書應該是有利於魔是了解自己最感興趣的,英格蘭歷史上著名的大貴族家族。唯一需要操心的是作者同時也寫過一個小說,稱MOA跟熊保父相愛所以反攻潘愛華,這點就天雷了。必須說,誰信這論調誰制杖。因此關於這本書是好是壞,還得看了再說。至今為止還沒有哪本看過的玫瑰戰爭專著是毫無槽點的,這本書十之八九還要自己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期待早日收到。


第二篇

記一筆今年看書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伊麗莎白一世執政時期愛爾蘭政策所遭受的批評。關於這個問題,魔其實沒研究過。(講真,最愛的人研究得最少,大量的精力都耗在金雀花上了)目前所知的就是Tylon叛亂問題。愛爾蘭自愛德二開始被英格蘭殖民統治,歷代君主都派愛爾蘭總督。很顯然,伊麗莎白一世萬年派Essex伯爵Robert去擔任這個職務實在是不明智的做法,Essex就是個熱血青年,在軍事政治上沒任何遠見。前年魔就吐槽過,比如他在鎮壓Tylon叛亂的時候,居然會聽信屬下的建議,擒賊先擒嘍啰╮(╯_╰)╭這從戰略上說是極其致命的。對於英格蘭而言,出兵意味著勞師遠征,Tylon在當地就是個地頭蛇,他以戰養戰,聲東擊西,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跟Essex玩游擊戰,Essex被他耍得暈頭轉向。既然勞師遠征,當然要速戰速決。比如歷史上有作為的兩任愛爾蘭總督,莫羅傑和兔作死,這對高祖和後裔做了啥?聯繫當地的貴族,深入當地環境,通過利用當地人提供的情報結成利益聯盟來完成各自的政治、戰略任務。然鵝Essex在不知彼也不知己,中國小孩子都曉得“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他倒是放著大佬Tylon不解決,去打他的小嘍啰,愚蠢到覺得小嘍啰沒了,大佬就會不戰自亂。典型的想當然。這邊小嘍啰被消滅了,大佬的實力還在保存著,於是招兵買馬。加上對愛爾蘭人而言,英格蘭人畢竟是討厭的殖民者,當然能夠凝聚起足以抗衡英格蘭智障總督的力量,加上民族主義思想一激發,Essex只能大悲催。這使得伊麗莎白一世不得不替換愛爾蘭統帥,最後靠焦土政策進行鎮壓。這使得伊麗莎白一世備受批評。那麼魔看書要帶去的問題:1. Tylon之變的起因,根源和矛盾衝突的焦點。2.事件產生的背景,各國之間的整體格局,英格蘭內政外交對愛爾蘭的影響。3.何故在Essex之後必須採取焦土政策,是後繼者能力的局限性,還是迫於政治形式不得不為之的下策?這三個問題希望能在看完相關書籍后找到答案。插一句:Essex被伊麗莎白一世撤職之後回英格蘭去造女王的反,最後被女王下令劈了頭。

第三篇

一篇歪果仁寫的關於Anne Boleyn傳記的博文,看來這本書沒有浪費銀子,Charlotte推薦,魔口信得過作品。


文中談到威媽,魔的想法是:目前英國史學界有很明顯的新舊派系之分,兩派人物以學術爭鳴為名義,以輿論媒體為陣地,以三寸不爛之舌和鍵盤鼠標為武器相互撕逼。有的單純控制在學術範圍內,有的引發為人參公雞。新派人物以小粉紅Kathryn Warner,Annette Carson,David Baldwin,Matthew Lewis等為代表,主要工作任務是“反傳統”,基本上傳統觀點認定的惡棍,他們的研究經常會有所突破,有證據來支持傳統觀點的錯誤性,當然,鑒於每個作者的喜好不同,他們的作品中多少會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體現在作者對當事人的評價上。然而就研究本身來說,他們的工作還是秉承“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在進行的。

舊派就是威媽、蛋媽、Hicks為首的“老舊頑固分子”,無論過了幾十年還是幾百年,秉承著“古人的記載就是正義,古人絕對不會犯錯誤。就算古人有錯誤,我們也能忽視了古人的錯誤繼續堅持錯誤的論點高聲啰唣”的宗旨,繼續搶佔主流媒體版面。這麼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維持自己頭上的光環。因為借用流行觀點而名利雙收之後,名和利是不能放棄的,而借用流行的傳統觀點,所要耗費的時間遠遠比“小心求證”要少,這麼一條發財成名的捷徑,的確很多人走上以後就不會再想下來。而新派人物則是不斷出版作品,來呈現自己的觀點,還有就是有效利用新媒體,個大社交網站發聲。(插一句:勾搭Matthew要比勾搭Kathryn乏味,但勾搭Kathryn要比勾搭Matthew耗神,粉紅色的妹子得靠哄)

兩派撕逼過程中還有一類是派系不明人士,典型代表是菲媽。菲媽沒有明確的史學觀點,本質是迎合市場,服務錢幣。在她的筆下,傳統認定的沒頭腦蕩婦Catherine Howard還是沒頭腦蕩婦,傳統認定的惡魔妖怪混球理查三則儼然是個光輝燦爛的好老公好男人好爹地(好國王不需要寫進去,因為好國王高高在上,不及好老公更接地氣,更能捕獲妹子們的芳心)總之,菲媽的筆下,傳統是個球,史實是個球,記載屬於球,考古發現還是個球,只有滿足大眾對愛情的美好憧憬繼而代替他們意淫,說出內心想要而不敢開口的東西就是正義。所以才有了本就命招桃花的理查三在菲媽的小說拍攝成劇之後又從天而降、拔地而起了不少腦殘粉。一時間只差沒有“人人思嫁潘瑞超”。

在這種群妖亂舞的史學陣地,如何才能殺出一條血路?那還是得堅定本心,頑強鑄心,繼續高舉“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尊重客觀,觀點明確,表述開放”的大旗。因此看來這位Eric Ives也是屬於新派人物,此書理當一看。當然,魔還得說一句,當初會成為理查三粉,還真的是被Hicks黑出來的。他緊跟老莎、Thomas More,為了黑而黑,結果反而把魔給黑成了三哥粉,Charlotte也是被黑出來的,算是因禍得福。當然,這種結果並不是老派人物願意看到的就是了。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